文化艺术教研中心

人文艺术学院文化艺术教研中心成立于2025年,作为学院文化艺术类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平台,中心统筹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工笔重彩研究所、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的师资和科研力量,推动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的协同发展,构建高效有力的教学科研组织体系,发挥人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综合优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第一课堂:建设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群

教研中心整合院内外资源,积极推动全校范围的美育教育与人文素养提升,构建“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群”。该课程群以“人文引导 + 美育浸润 + 跨学科融合”为核心理念,围绕新时代大学“美育先行”的育人使命,打造具有天津大学特色的美育通识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力、文化理解力与创造性思维。

二、第二课堂:营造全校美育浸润氛围

教研中心面向人文艺术学院本硕学生,实施“美育导师制”,加强对学生艺术素养、文化视野、学术志趣与创作能力的个性化指导和全过程陪伴,形成德育、智育、美育融合发展的育人机制。

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美育浸润系列活动和第二课堂建设。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艺术素养培养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形成了"课程引领-活动拓展-实践深化"的育人闭环。

三、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

在科研工作方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定推进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深入实施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机制,积极培育高质量重大科研项目,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着力产出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交流,定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与艺术展演活动。引导教师增强创新研究能力与咨政服务水平,深入挖掘与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和全球意义,提升人文艺术在政策引导力、社会号召力与国际传播力方面的整体效能,切实推动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中心还肩负着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面向新兴交叉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布局,积极推进新的学科方向与专业建设,持续推动文化艺术学科体系的创新发展与质量提升。围绕学校“强社科、厚人文、精艺术、优交叉”的文科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兼具人文艺术特色与交叉融合优势的学科创新体系,打造引领性、示范性、开放性的学科发展新格局。

未来,文化艺术教研中心将继续秉持“立足传统、面向时代、融合多元”的发展理念,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服务国家文化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为天津大学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文化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