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遗产美育工坊第23期活动成功举办

2025-09-19

近日,由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文化遗产”美育工坊第23期活动“带一只小老虎回家——非遗布老虎制作体验”在工笔重彩研究所举办。本次活动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传统布艺传承人宋继军主讲。来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精仪学院、自动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60余名学生参与了这场历时3个小时的非遗体验课。

宋继军老师代表作品《纳福虎》(左)和《硕果》(右)

“布老虎是我国的传统非遗项目,承载着长辈对晚辈满满的爱。在民间,逢到孩子降生、过周岁、过年等特定时节,长辈常常亲手缝制布老虎作为礼物送给晚辈,寓意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宋继军老师在讲解布老虎的寓意和制作过程时介绍道。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重要形式,布老虎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与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老虎的缝制颇为讲究,仅虎头制作就要用到多种针法,针线粗细的勾勒,可以表现出老虎的不同特征与神态。打样板、缝合、装饰……宋继军在课堂上,反复示范着每一个动作,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部件的制作要领。精湛的制作技艺,引起了同学们的惊叹和浓厚兴趣。

学生们在宋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一针一线缝制布老虎,这个过程既让同学们感到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又让每一位动手的同学都收获到了一只憨态可掬、活灵活现的布老虎。

活动现场,宋继军老师手把手教每一位同学制作要领。随着布料的隆起,一只只威风又可爱的小布老虎雏形渐渐显现。同学们专注地穿针引线,一针一线间,不仅传承着古老技艺,更触摸着中华文化的脉搏。这样的场景,正是人文艺术学院开展“艺术+文化遗产”系列美育、劳育课程的生动写照。


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积极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通识课、第二课堂实践课。在亲手种下美育浸润文化种子的同时,也在这片润土上收获了新生代中华文化传承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