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
4月5日,天津大学迎来一年一度的“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人文艺术学院举办多场活动,以书画艺术、传统服饰、非遗传承为主要媒介,咏歌春华灿烂多姿,传播优秀经典文化,沉浸式美育课堂赢得天大师生高度好评。
在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充满人文艺术气息与文化探索乐趣的美学公开课,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
黾园庭内,“汉骨民魂——王学仲先生诞辰百年艺术精品展”拉开序幕,展出王学仲先生书法、国画代表性作品近30幅。其书法艺术造诣深厚,风格豪放奇崛;文人画作品富有生活情趣和时代特色,打破传统国画题材单调的界框,开拓一片新思路、新理趣和新境界。风格多样的展览作品,体现出艺术家运用自如、各得其妙的高超技艺。观众欣赏先生书画真迹,品鉴其重、拙、奇、旷的艺术格调,赞叹连连、沉醉其中。
海棠花下,一场以“古今同赏乐海棠”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互动,吸引了天大师生和校外游客的目光。百年学府文脉、传统艺术经典与满园春色结合,营造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艺对话。现场观众与身着汉服的志愿者展开趣味互动:这里有手持兵器模型的“古代将士”,引领师生现场体验弓箭射艺;有执伞少女吟赏芳菲,探讨花卉诗词用典源流……互动式体验传统文化,极大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参与热情。
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副教授刘珺与天大各专业学子一起,进行了以“春海棠”为主题的绘画写生活动。天津大学俄罗斯籍研究生奥苏现场演奏《茉莉花》等小提琴曲,随着优美旋律融入丹青落笔,一方方海棠春色被纳入笔墨素纸之中,激荡出更多心灵触动和文化共鸣。活动现场,刘珺老师还指导学生进行了汉服着装人像写生、海棠徽章制作,为天大海棠季增添更多人文艺术色彩。
在工笔重彩研究所,围绕中国传统工笔重彩之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美育课堂轮番上演。
工笔重彩研究所所长曹铁娃老师以“从《千里江山图》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代表达”为题,从“如何认识中国画”“中外美术工笔重彩的重要颜料使用”“中国画传世经典《千里江山图》鉴赏及当代传承表现”等方面开展分析,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王坤副教授、刘垚瑶老师先后分享了题为“色彩灵韵:古今工笔画鉴赏”“从《簪花仕女图》到非遗簪花的前世今生”小型报告。师生观众零距离体验、感知中国重彩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研究所还邀请“津派风筝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李建强,现场示范教学北派纸鸢制作技艺。活动现场,老师指导扎骨架、创意绘画、糊裱风筝、绑扎放线,参与者了解并掌握了风筝制作的基础方法。师生共同制作,共同设计,共同彩绘,让非遗技艺充分融入校园生活,优秀传统充盈青年学子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