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课程简介
应用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课程主要讲授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常用文种的写作特点和格式要求,重点讲解事务文书、党政机关公文、日常文书和科技文书的写作技巧和行文规范等,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大局意识、规范意识和思辨意识。
教学思想
本课程的教学思想可概括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为了实践这一教学思想,本课程以提升知识、能力和素质为教学目标,重构课程内容;以智慧工具为依托,实施翻转教学;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重建新型教学关系;以学习习惯、互动交流、见面翻转课、在线测试、写作训练、师生互评等形式考查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在线教学,力求实现:
1. 知识提升:了解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应用文的写作特点、格式要求和行文规范等。
2. 能力提升:掌握事务文书、党政公文、日常文书和科技文书中常用文种的写作技能,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
3. 素养培养:通识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和意识,本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大局意识、规范意识和思辨意识。
教学方法
本课程于2018年初建成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智慧树网和中国大学MOOC,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 重构课程体系
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知识点为呈现方式,将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文种特点、基本写法、案例分析、写作规范进行重构,在线视频和课程资料以知识点为线索设置,见面翻转课以写作技能提升为重点,写作作业为写作素养的延伸,综合运用课程视频、见面翻转课、课外写作训练、教辅资料、讨论区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混合式教学。
每一种文种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写法,都会涉及到写作规范问题,讲什么、怎么讲,就需要重新设计。例如,讲授“总结”文种的写作时,主要讲解总结特点、基本写法和写作技巧,然后布置“大学学习生活总结”作为实操练习。学生在学习平台提交作业,学生进行网上互评,教师复核。学生在互评中,需要去发现其他同学的写作方法,去挑出不规范的地方,这就是一种互动学习。在翻转课上,由学生来点评,教师再从写作技巧和行文规范方面进行点拨。
2. 用好智慧工具
利用学习平台,可以构建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见面课的直播互动、网上论坛和讨论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即时性。利用学习平台,可实现视频内容与非视频材料(教辅材料)的相互补充,为学生的按需学习提供更大空间。比如,在视频中不能充分展示的写作案例分析材料采用课程资料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自学。
利用学习平台,可以加强过程管理。沟通与写作类课,不适合采用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过程性评价就成了“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课程的重要形式,利用好智慧工具,正好可以实施过程评价。在智慧树平台,共享学分课程可以设置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由视频学习进度分和学习行为分构成。学习行为成绩旨在要求学生规律学习,学习频次按照课程在线视频总时长进行计算,要求每次学习时长至少25分钟以上,但又不能过多(在一个自然天内,积累计算时长,一天记为一次;回放不累计计时)。学习习惯分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进行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突击学习和恶意刷课行为,有助于培养规律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利用学习平台,可以实现一对一指导。比如,学生提交的作业,教师使用word的修订、批注等功能,能清晰呈现批阅意见,让学生领会到哪些地方不规范、改如何修改,做到授之以渔。如下图。
图1 王用源为工程科学实验班某同学修改的作业
图2 王用源为英语专业某同学修改的作业
3. 因“专业”施教
不同专业,对应用文写作的文种需求是不同的。在线课程受时长限制,不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在翻转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不同的侧重点。
针对工科学生,设计一些科技文书作业,比如,重点讲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书写作与讲评”,在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课程的同时,主要对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难点、预期成果等方面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规范。
针对文科学生,重点训练党政机关公文和事务文书的写作技能,从大学生涯规划、学习生活总结到社会活动的通知和新闻撰写,从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规范到公文写作与处理,循序渐进,从身边实践出发,延伸至未来工作写作需求,讲究应用写作的实用性、规范性。
针对全校各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和规范意识,不论是对经济类文书、司法文书还是科技文书,万变不离其宗,注重对语言表达的逻辑思维训练,加强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树立谋篇布局、标点符号、数字用法、格式排版等方面的规范意识。
在考核方式上,利用在线课程自动评阅的优势,采用章测试、期末在线测试等手段测查学生对应用写作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应用写作各章练习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规范意识,如计划、总结、通知、简历、贺信、事迹材料、项目申报书等文种的写作作业,能够让学生上手快,达到学以致用。
4. 融入课程思政
在应用写作在线课程中,王用源结合文种的特点,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通过应用文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国情、社情。
比如,在讲解计划类文书和总结类文书时,布置蕴含思政元素的课下练习题。以十九大报告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材料,要求薛恒整理出整个报告的写作逻辑结构,梳理十九大报告和《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的框架结构,列出各部分的各级标题及中心句,观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分析每个标题、中心句在句子结构或短语结构上的写作特点,并领会其中的写作技巧。
在讲解党政机关公文时,先从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文讲起,然后延伸到其他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比如,讲解以通知形式下发工作要点时,先拿天津大学学工系统工作要点、天津大学工作要点作为材料,再分析教育部历年工作要点,进而延伸到国家层面。学生在学习应用写作技能的同时,也接受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熏陶。
课程教改
以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是保证课程常教常新的必要途径。近十年来,王用源承担的沟通与写作类课程,一直坚持不断创新、推陈出新。王用源曾说:“绝不能一本讲义讲好几年!”
2010年,面向全校开设“现代公文写作”选修课。
2011年,面向中文系开设“语言交际艺术”专业选修课。
2013年,面向精仪学院工程科学实验班开设“中文沟通与写作”必修课。
2015年,编著出版教材《中文沟通与写作》。
2016年,面向求是学部试点开设“言语交际能力训练”必修课。
2016年,面向文学院英语专业开设“现代汉语及写作”必修课。
2017年,获批天津大学第三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2018年,建成在线课程“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面向全校开设“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选修课,并上线智慧树和中国大学MOOC。
2019年,面向医工院智能医学工程开设“沟通与写作”必修课。
2019年,面向求是学部英才班开设“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必修课。
2020年,疫情期间,工程科学实验班和英语专业采用“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SPOC课程。
一路走来,以改革寻求创新,紧跟在线课程大趋势。在教改过程中,王用源申报过天津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立项,《语言交际与写作技能类课程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推广》结项时,获评优秀项目。高等学校工程类专业素质教育丛书《中文沟通与写作》(教材)获评天津大学2017 年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被学校推荐参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推广
应用写作类课程是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类课程,需求量大,覆盖面广。几个班次的教学,难以满足学校各专业学生对写作课程的实际需求,利用信息技术,重构课程结构与教学组织模式,可以极大地扩大课程的受益面。
1. 做大全校通识选修课
2018年初,王用源建成天津大学第一门通识教育在线课程“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为保证在线课程的顺利进行,2018年春夏学期,利用智慧树平台在新老校区同步试运行。此后每个学期面向新老校区开设620人的校任选课。
2. 精雕文化素质必修课
写作类课程还是精仪学院工程科学实验班、文学院英语专业、求是学部英才班等专业的文化素质必修课,依托在线开放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和规范意识。
3. 推广共享课和开放课
2018年秋季学期起,本课程在智慧树平台面向全国高校开设学分共享课,截至2020年春季学期,选课人数达10余万人。
2018年6月起,上线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年开设两期,目前正在开设第5个学期,选课人数超过7万人。
2020年2月,疫情期间,为响应超星集团发起的“免费帮助每个老师建设一门网课”公益行动,课程上线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示范教学包”被多所高校引用。
本课程上线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三大平台后,陆续被其他高校作为在线课程资源引入SPOC课程。
面对在线教学大趋势,主动求变,善于求变,课程建设才能常教常新,才能符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