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九教学楼(摄影 唐朝)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首开中国大学“兴学强国”精神与使命,在三个世纪的征程中,学校“实事求是,日新又新”的核心精神,经不断丰富凝塑为今日的天大品格,激励天大学人奋勇向前,紧密围绕党和人民的事业,挥洒青春汗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把中国最好的大学留给新中国
“一定要让北洋重建起来”是师生校友的一众心愿。抗战胜利后,北洋大学被批准复校,抗战时期在西北办学的北洋根脉学校复员天津,但却一时无校长到任,也无修复经费。学生广发倡议“要校长要经费”,经过多方努力学校恢复生机,坚守严字当头的办学传统。
复校后学校坚持“决不忽视穷究学理,同时注重科学应用,使理工有机结合起来”的办学方针,在工学院设土木、水利、采矿、冶金、电机、航空、机械、化学等八个工程学系,后增设建筑工程学系和纺织工程学系;增设理学院,开物理、化学、数学、地质学等四个基础学科系;注重科学研究,设立土木、水利、采矿、冶金和化学工程研究所。
1948年下半年,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退的国民党政府要求北洋大学南迁。北洋大学党团活动积极,成功发动护校的“反南迁运动”,学校师生齐心共同努力,把中国最好的大学留给了新中国。
哺育蹒跚起步的中国高等教育
国家所需,学校所向。1950年6月,教育部首次提出为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将初步调整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或其某些院系。翌年6月2日,教育部通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自1951年8月1日起正式成立新校,初步意见拟定名为天津大学”。当时,天津大学设立十一个系:土木工程系、水利工程系、采矿工程系、冶金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纺织工程系、地质工程系、数学系、物理系;另外设有水利专修科、冶金研究所、附设工业学校和附设职工子弟小学。
1951年11月,教育部在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上研究拟定工学院调整方案。1952年初,对天津大学再次进行调整,天津大学理学院并入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和津沽大学的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并要求学校从西沽迁至七里台新校址另建校舍。以建筑系宋秉泽教授为代表的广大师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中,学校自己组建基建队伍勘测设计,不到一年在开洼地里一所初具规模的高等学府拔地而起。“天津大学的合并成功,使党中央看到在广大师生的拥护下,高等教育的调整是可行的。天津大学的调整为全国高等教育的调整提供了经验。”
1952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中强调“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总方针,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调整,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经过多年调整,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天津大学不仅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立的先导”,而且先后调出18个系组,充实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学校相关经费、仪器、设备、图书档案资料也随之分出,“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孵化器’式的贡献”,从而优化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布局。
贡献新中国教育体系建设
学校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制与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改革,在全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做出积极贡献。1953年学校受高教部委托制定教学计划,7个专业的教学计划颁发全国高校施行。1954年受高教部指定编写教学大纲,3个专业的教学大纲颁发全国高校施行。1956年受高教部委托主修教学大纲37种,参修31种;委托编写讲义38种,推荐交流讲义43种;委托编写教学法指导书10种。
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建设。学校坚守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传统,50年代初组织推动教研室开展科研,逐步接受生产部门委托,开展“独流入海工程的模型试验”等攻关项目,直接服务国家建设。到1954年,42个教研室共计263名教师和研究生制定了169项科研计划,其中“试制电阻应变仪”等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科学制定规划。举办的第一次科学讨论会就汇聚千余名国内科学人才。1958年在北京举办的新技术展览会上,学校展出的科研成果是全国高校中最多的。
科研立足解决卡脖子问题。1958年苏联停援我国,已投入运行的我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遭遇了减速剂重水无法获得的卡脖子问题。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临危受命,他提出的浓缩重水的“两塔法”,为我国实现了重水的完全自给,为新中国核技术起步和 “两弹一星”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天津大学,特地参观了余国琮分离重水的实验室。
与新中国人才培养需求相契合。1950年,国家燃料工业部希望北洋大学输送石油工业人才。为满足国家需要,学校增招春季始业的采矿(采春一)和地质(地春一)两班新生,秋季继续正常招收两班(采秋一和地秋一)新生,并于9月,在采矿系增设油矿组。刘希圣、王炳诚、华泽澎等来自采矿系、机械系、化工系的在校学生转入,投身我国石油工业和石油教育事业。王炳诚转战七大油田及四次石油会战,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钻井工程师,见证了克拉玛依、大庆、江汉等油田的开采建设。我国第一个石油工程学会也在学校成立,成批天大北洋学子进入石油工业。1952年机械系毕业生近半数进入燃料工业部,17人到西北石油管理局,3人到东北石油管理局。随着院系调整,采矿系、机械系、化工系教师部分教师和采春一、采秋一学生转入清华大学石油系,这也是北京石油学院的前身。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潘承孝曾为学校50年采矿系同学题字“中华英才”。
潘承孝多年执教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他的教学实践强调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方面结合,为新中国培养内燃机领域的专家学者。
天津大学培养的学生进入国家各大建设领域,师生励志“在建国的长征大道上奋勇迈进”。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工程系的何伯森,从水利教学研究转而创建国际工程管理专业,首先考虑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到1995年学校建校百年时,已培养各类专门人才6万余名,至今已培养出近30万专门人才,对新中国的建设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
党的领导在高校的落实。天津大学是最早建立党的领导的高校之一。1953年校长李曙森向中央呈报实行党委制的意见草案,论及“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下,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改进与提高各方面工作,使我们的高等工业教育完全适合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56年2月,上级党委决定率先在天津大学试行党委制。
天津大学逐步建立起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党委领导体制,为新中国高校建立党委领导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天津大学在党委的积极领导下,适应国家需要创新教育培养模式,试行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对此给予高度重视。1958年,毛主席视察天津大学时,对高等教育做出三点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委领导”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地位。
此后,天津大学李曙森同志执笔的《关于高等学校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的工作条例(草案)》,其中一些重要内容被指导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高校六十条》,即《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所采纳。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批准下达全国高校试行,构建起了新中国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
贡献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发展
造血,工业发展基础的智力孵化器。1952年9月,学校冶金系和采矿系金属组调归北京钢铁学院。魏寿昆(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带领冶金系教师张风禄、崔文暄、董锷、周荣章,采矿系主任刘之祥(攀枝花铁矿发现者)、华凤诹教授、教师高澜庆及学生,转入钢铁学院,为钢铁工业培育尖端人才。据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讲述,其在学的授课名师陶少杰、周荣章、曲英、关玉龙等,都是被他尊称为“太先生”的魏寿昆先生任教北洋大学时的学生。
地质工程系调归北京地质学院。学校地质工程系学生成为北京地质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系主任王炳章、苏良赫教授和教师李万亨、潘兆鲁及“地春一”“地秋一”的两班学生转入北京地质学院。据统计,学校共计有三届学生在1952年夏调入北京地质学院。
采矿系采煤组调归北京矿业学院,采煤组侯柘村、邓曰谟(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的制造者)教授和教师工积明带学生转入,参加北京矿业学院的组建。采矿系选矿组胡为柏教授、陈荩副教授及冶金系陈新民教授等,于同年调入中南矿业学院,成为该院采矿系和冶金系的主力教授。
随后多次院系调整系科变动中,学校和广大师生放弃自我利益服从国家大局,不仅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证,也为新中国工业和工业体系的起步与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贡献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与教育。北洋大学最早开启航空工程教育,为我国的航空自主科研贡献卓越力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自良当年即毕业于北洋的航空工程系。新中国成立后,北洋大学更是培养出新中国第一代航空人和大批航空精英。我国结构疲劳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镇同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50年6月毕业于学校航空系的俞公沼,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架由我国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北京一号”飞机的副总师。
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学校响应中央号召,1951年3月原北洋大学航空系调归清华大学,最终与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组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洋大学航空系副教授张桂联(我国飞机设计的奠基人)与师生调入,成为新中国飞行力学专家、航空教育家,指导了我国各类歼击机、强击机、运输机等重要机型的研制。
生肌,快速培养国家急需的具有动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天津大学系科的丰富为国家高等教育和工业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1954年学校附设的石油工业学校更名天津石油工业学校,直属中央燃料工业部。1955年电信系调到北京,成立北京邮电学院;水利系的水利土壤改良专业调归武汉水利学院。1956年,土木系的测量专业调归武汉测绘学院。
虽然屡次经受调整,学校不断造血生肌,逐步培养增加校内系、科、组及专门化的数量,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不断培育新的学科与组化,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万人大学,全国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之一,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任务。七里台校址的建设也在师生手中、肩上从蓝图拔地而起。以第九教学楼为代表的建筑群独具艺术风格,为国家和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建筑。1956年学校建有机工、制配、纺织、制药等实习工厂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1958年时学校建有百余个工厂,对于培养动手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195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来校视察,参观了学校工厂和实验室。
美苏人造卫星成功上天,中国人不甘落后。毕业于学校化工专业的姚树人,承担并成功研发偏二甲肼液体燃料助力卫星上天的任务,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
直面资源匮乏,依靠大学自身努力发展教育。1958年全国进行大规模教育改革试验,学校将机械工程系分为第一机械系、第二机械系、第三机械系三个系。新设矿冶工程系;天津大学夜大学(1956年创办)在原有机械制造、工业企业电气化、建筑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染料中间体、化工机械、电机制造、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与排水五个专业;为天津市开办的广播大学,承担机械、电力与化工系课程;与天津市建工局、重工业局、机电局、一机局分别合办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天津市焊接材料研究室、天津市化工机械研究室和仪器仪表内燃机四个研究室。1959年,学校成为中共中央确定16所院校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之一。
学校面向国家需求和自身发展,制定改革发展新思路。推行的师资培养计划,确定老教师18名、中青年教师62名作为重点培养教师,如今当年的大小罗汉已成为国家科学与教育事业的栋梁。1963年《光明日报》高度评价天津大学为培养现代工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北洋纪念亭 (摄影 唐朝)
(此文发表于《天津大学报》,作者系张世轶,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副研究馆员,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所长)
链接:https://tju.ihwrm.com/index/index/index/release_id/213412/paper_id/117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