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美学与艺术学青年学术论坛举办

2024-09-24

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艺术是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重要载体。

9月21日,艺术学视域下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研究暨第六届美学与艺术学青年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举办,来自天津、北京、江苏、广东、四川、陕西等地的20余名青年学者参加了论坛。

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吕静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她分析了论坛举办的背景和学术价值,介绍了人文艺术学院的发展现状与办院特色,期待与会学者通过论坛举办为艺术学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与成果。

论坛围绕不同主题,以主讲人和与谈人对谈的方式展开。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助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所长孙列,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副教授陈志峰分别主持论坛。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甄影博围绕“秦汉马俑的风格演变——从‘正面描绘’到‘自然主义’”主题,详细分析了马俑的原始功能、秦代马俑的特点、汉代的变化以及材质与工艺的影响等因素,指出中国早期墓俑雕塑中的再现性意图,存在着从呆板的正面描绘到生动的自然主义的演变过程。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英才副教授曹雄表示,学界对于秦俑写实性的来源存在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受到了外来因素的影响。秦汉马俑的这一变化,是审美的自觉,工艺的进步,还是外来因素的影响值得商榷,不能把兵马俑的变化直接等同于书画艺术,而是要考虑功能、场合、技术、政治等诸多因素。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张朋兵博士以“制造‘祥瑞’:敦煌本《瑞应图》的视觉生产与流播”为题,梳理了汉魏六朝以降的祥瑞记录与图像摹绘,分析了敦煌《瑞应图》的文本来源、制造祥瑞的模式,指出制造祥瑞目的在于深化对王权政统合理性的印象,强化群体文化认同。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琰娇表示,祥瑞本身带有想象性,把祥瑞知识图像化的过程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祥瑞的视觉呈现的制造范式及背后的塑造观念以及祥瑞图像如何与社会政治发生关联,都是富于吸引力的问题。报告可以继续深化对祥瑞承载、传播媒介方面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陆纪君以“宗炳的本来面目及其在山水艺术史上的地位”为题作报告,认为今人心目中的“宗炳”很大程度上是中晚唐新艺术史观重塑后的形象。他从《历代名画记》与宗炳的“文人画家”身份、《古画品录》与宗炳的“明于六法”问题、《宋书》与宗炳的“玄学家”本位等方面分析了宗炳多重身份的本来面目,主张要重新评估宗炳与山水艺术史的关系。四川美术学院教师邹芒博士认为,张彦远把宗炳视为首位文人山水画家的观念需要进一步考证。文章主张宗炳是一个玄学家,而非囿于儒释道某一固定身份的人物,似乎忽视了宗炳当时的宗教活动与佛学论著,需要进一步商榷。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俞方洁博士在“西方来源与本土化创造:中国翼兽飞翼源流考”主题演讲中指出,翼兽起源于两河流域,是美索不达米亚先民崇拜的具体神明,在东传过程中,逐渐被装饰化、符号化。中国翼兽的飞翼继承了斯基泰和萨尔马提亚的符号化特征,融入了中国本土特色,精神内涵也具有了中国特色。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李思飞认为,任何艺术母题在传播过程中都会在形式与精神内涵两方面吸收当地的审美情趣,不断发生变化。报告以飞翼为切入点进行了精彩阐释。新疆和内蒙地区在中西艺术交流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中西联通的枢纽,可以深入探讨这一地区在中西艺术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四川美术学院讲师邹芒博士对上半场的报告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四位青年学者的精彩分享,同时指出,早期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风险大、挑战多,对图像材料的使用和对文献记录的阐释应更谨慎,避免孤证不立或过度阐释的问题。对传统的范畴式、命题式、概念式研究,应有方法论的创新,将技术分析与广阔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联系起来。

下半场论坛以“‘山水精神’的历史内涵、当代困境与价值构想”主题展开。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王天乐作为主讲人,从山水精神的观念定位与历史内涵、当代困境与现实表征、实现方式与价值构想三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山水精神的内涵、当代价值与实现路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一楠表示,山水精神是中国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报告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将传统山水精神与现代城市化结合起来,展示了当代美学、艺术理论的人文现实关怀,建议未来可以某个具体个案为对象,详细呈现传统山水精神如何与当下城乡建设融为一体。

《艺术评论》编辑王丁博士围绕“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晚明文人绘画创作的时间焦虑及言说”作报告。他指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是用来描述创作时间的重要语汇。晚明文士强调了这一语汇的应酬语境,揭示和突出了创作场景中的索画者角色。在应酬语境中,创作时间便成为画家与索画者的资本及权力博弈的关键之一,象征着身份与话语权。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刘珺表示,影响绘画创作的因素有很多,如工笔与写意、报酬高低、亲疏远近、市场喜好等。应酬作画多为程式性,自由创作则包含更多的创造性成分。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陈琳琳博士以“时序的感知:诗意画的时间意蕴与视觉表达——以石涛《东坡时序诗意图册》”为题,分析了石涛如何以视觉图像呈现苏轼诗歌中的时序感,表达了他对时间和生命的独特理解,认为诗意画巧妙地将诗歌的时间性与绘画的空间性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由诗歌到视觉图像的巧妙结合。东南大学副教授崔之进表示,报告把时间和空间两个元素进行跨媒介阐释,极具张力。《东坡时序诗意图册》中的时间隐喻包含着深层的内涵,对于绘画意蕴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吴若明以“迁移的清代孝瓶——兼论孝图像的语图互文及功能转向”为题,梳理了孝图像的文本来源与流传,分析了其形态与功能,指出二十四孝图是孝图像在元代的经典样式。二十四孝图是清代外销瓷的流行元素,在异域语境中,其功能、意涵均发生了变化。《艺术评论》编辑王丁博士表示,该报告突破了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把图像与文本、文化相结合,进行立体性考察;突破了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的艺术史叙述模式,采用了视觉文化的研究范式,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考察,具有启发性。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马草博士对下半场论坛进行总结。他表示,下半场的报告围绕“文化系统中的艺术”,探讨了艺术与其他文化门类的关联,进而思考审美、绘画的生成、意涵、功能与流变。如何将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结合起来,如何在历史语境与当下语境的纠缠中认识艺术,将是艺术研究的重心所在。

《艺术学研究》编辑秦兴华博士发言,对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对论坛的筹办表示感谢。他表示,美学与艺术学青年学术论坛已经举办六届,目的是加强青年学者之间的联系,坦诚交流,查缺补漏,促进各自的学术进步。诸多青年学者在论坛中得到帮助和指导,受益良多,希望今后有更好的发展。

孙列表示,与会青年学者或为理论研究者,或为创作实践者,彼此沟通交流,体现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殊途同归,汇聚在人类文明中,尤其是中华文明精神的深处。8个主题报告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华文明标识性的艺术作品与现象,深化了对中华美学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祝愿与会青年学者在本领域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