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文学创作研修班成功举办

2024-07-16

近日,天津大学文学创作研修班在人文艺术学院举办,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创作者共聚于此,聆听名家讲座,学习理论课程,接受创作辅导。

开班仪式上,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孟兆熙对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致力于推动人文学科发展、丰厚人文艺术土壤。文学创作研修班是学院创意写作专业建设的“先行军”,希望学员们同道同行,走进天大校园,感受北洋文脉,成为文学挚友。

中文系主任张黎明表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年文艺工作者是当代文坛的新生力量和文化事业的强力推动者,本次研修活动将有效提升文学素养,助力创作蜕变。


经典不朽:文学经典人物塑造的多重维度

7月6日上午,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楚围绕“如何塑造人物”,展开课程讲授和经验分享。张楚从小说人物设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人物核心性格及肖像描写,价值观与世界观,动机与行为等重要维度出发,枚举《云落》《包法利夫人》《玉米》《盲刺客》《冷血》《八月之光》《棋王》经典案例,阐述如何为小说人物塑造生动灵魂。

6日下午,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王祎在课程“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写作借鉴”中,引导学员以经典为师,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获取人物塑造技巧、情节主题、语言风格的创作启迪。王祎以《蝜蝂传》《童区寄传》《窦娥冤》“末折”及古典诗词为例,分析作品主题思想的传达,情节设计对于主题思想的呈现,语言艺术及深层次的文化哲学价值。


形上形下: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与文化观察


7月7日,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史静开展“小说叙事理论与创意写作”专题课程,从“小说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故事与情节”四方面入手,为学员构建理论学习框架。通过多次现场写作训练,学员们深刻学习认识文学创作叙事的本质、形式和功能。

学院副教授杨君宁的“世界无穷愿无尽——文学创作与文化观察”课程,以创作体验为原点,阐释创作应如何从文化观察中汲取灵感来源。文学创作承载丰富,作者需以“孤独思考者”身份自居,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转化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字。课堂改稿阶段,杨君宁与学员一道,就小说、散文作品进行交流辅导。


实践产出:编辑眼中的优秀作品标准

7月13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小说月报》执行主编徐福伟走进人文艺术学院,为研修班学员授课。

徐晨亮对当下文坛青年创意写作状态进行分析。他表示,青年作家要善于借助教学、阅读、训练,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形成文学经验、处理好生活逻辑与文学逻辑关系。写作实践是“在水中学习成为水”,要善于突破自我,形成新认识、新看法、新表达。努力寻找一种叙述方式、叙事视角,恰恰是经验转换、“把粮食酿造为酒”的过程。

徐福伟通过列举“城与人”“津味小说”“新东北叙事”“现实主义与科幻动能”“边疆叙事”“海洋文学”“人到暮年”等文学创作年度关键词,分享他对近期国内小说创作的梳理考察。一部好的小说作品,要“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存在故事空间、情感空间和哲思空间的相互交叉与递进。

创意写作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创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技巧,更要从跨学科艺术养成、文学批评、前沿话题、交叉热点、作品出版等多层次切入创意生发。培训期间,学员们深入学院环境,邂逅名家名师,完善知识体系,参观艺术展陈,开启了个人文学创作新里程。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纷纷表示,天津大学文学创作研修班邀请文学创作领域专家和学院骨干教师授课,让大家点燃文学梦想,满足求真渴望,得窥文学世界“冰山”一角,期盼能够参与学院后续相关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