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

2023-12-08


 

学院国社科项目获批立项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人文艺术学院语言科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施向东教授主持申报的“韵律学视角下的汉语古音学研究”项目获批立项。这是语言科学研究中心继完成国社科重点项目“乾嘉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科学方法和理念研究”(15AYY009,由中心首席特聘教授冯胜利教授主持)后,第二次获批同等级科研项目。


 

 



汉语的“古音学”,又称为“上古音研究”,是针对先秦两汉时代汉语语音系统展开的研究。“韵律学”相关理论方法由冯胜利教授在现代语言学“生成语法”“韵律音系”与传统音韵训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他认为人类语言在韵律结构上都具有相对轻重对比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上古汉语的“音步转型”理论。该理论认为:汉语的“双音化”是汉语史上音步转型的产物。西周以前的汉语是“韵素音步型”语言,春秋战国至东汉,汉语在音系上完成了从“韵素音步型”向“音节音步型”语言的转变。


施向东教授申报的项目将这一理论全面引入上古音研究,期待在若干方面运用“音步转型理论”,对当前上古音研究的结果做出评判、取舍和修正,并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音步转型理论”,包括:韵律视角下的上古汉语韵基研究、韵律视角下的上古汉语声调研究、韵律视角下的上古汉语声母和介音研究、韵律视角下的上古汉语音节结构研究、韵律视角下的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以及与韵律音系现象相关的上古汉语形态、句法研究等。


施向东教授198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俞敏,是国内外知名的上古音和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专家。在汉语音韵学特别是梵汉对音、藏语史、汉藏语历史比较以及训诂学方面拥有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和丰硕的成果。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多部学术专著。近年来,施向东教授还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成果丰硕。


     

语言科学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2014年成立以来,在首席特聘教授冯胜利先生和特聘教授施向东先生的带领下,取得了多项成果,十年间完成国社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完成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研1项;另完成或在研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若干。中心成员共出版专著7种,个人文集2种;主编各类论文集或集体著作6种;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10篇,核心集刊论文近10篇,另发表其他论文近40篇;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等高水平学术工具书承担部分撰稿工作。2022年,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并入新组建的人文艺术学院,成为学院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