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学院第二课堂开课

2023-10-13

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人文艺术学院开设7门第二课堂课程。其中有4门面向全校同学开放报名,分别为:中华优秀艺术的传承与当代表达、书法艺术欣赏与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人物传记与人文情感。另有3门面向人文艺术学院同学单独开设,作为美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课外平台。分别是:美育训练与实践、人文艺术学院“青马班”学生骨干培训、人文艺术学院“师说”文艺漫谈沙龙。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各门课程的开设情况及相关内容,选择你喜欢的课程吧。


中华优秀艺术的传承与当代表达

课程类别:艺术修养

学分学时:2/32(16周)

开课教师:曹铁娃

开课校区:卫津路校区

授课对象:天津大学全体学生

计划人数:50

上课时间:每周六下午

上课地点:工笔重彩研究所

课程内容:课程立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融合艺术学、 设计学、考古学等多学科方法,以专题形式呈现美术类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创设计、实践经验和学术创见,探索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融合的中国范式。引导学生挖掘、认识、探究各类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基因,完成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创设计作品。

2287B


书法艺术欣赏与创作

课程类别:艺术修养

学分学时:1/16 8周

任课教师:周白石

开课校区:卫津路校区

授课对象:天津大学全体学生

计划人数:50

上课时间:每周一晚18:30-20:00

上课地点:另行通知

课程内容:学习中国书法史、汉字演变过程等基础知识,结合理论学会临摹一种字体、并简单创作,增强学生对于书法艺术的基本鉴赏能力。

2265D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

课程类别:艺术修养

学分学时:2/32(16周)

任课教师:王坤

开课校区:卫津路校区

授课对象:天津大学全体学生

计划人数:30

上课时间:另行通知

上课地点:工笔重彩研究所

课程内容:课程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融合艺术学、设计学、民俗学等多学科方法,并吸收建筑学等工科学科思路,以专题形式呈现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创设计、实践经验和学术创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融合的中国范式。引导学生挖掘、认识、探究各类优秀传统工艺美术(非遗)的文化基因,完成“非遗”项目文创设计作品。


人物传记与人文情感


课程类别:人文素质

学分学时:2/32 13周

任课教师:孟佳

开课校区:卫津路校区

授课对象:天津大学全体学生

计划人数:100

上课时间:每周五下午

上课地点:另行通知

课程内容:本课程旨在通过传记整理和人文情感的探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物传记的时代价值,激发对人文情感的深刻感受,并提升独立价值观的思考和激发创作的灵感与实践。


美育训练与实践


课程类别:艺术修养

学分学时:2/32(20周)

任课教师:孙列 , 刘珺 , 孙锐 , 曹铁娃,王坤 , 谢舒

开课校区:卫津路校区

授课对象:人文艺术学院全体学生

课程内容:由人文艺术学院美育导师组织各年级、各班级开展美育教育活动、美育实践活动,引导教育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提升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人文艺术学院“青马班”学生骨干培训


课程类别:政治素养

学分学时:2/32(12周)

任课教师:谢舒

开课校区:卫津路校区

授课对象:人文艺术学院全体学生

计划人数:80

授课时间地点:详见人文艺术学院团委通知

课程内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培养人文艺术学院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通过人文艺术学院的学院特色与专业特点,持续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坚持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育淬炼,构筑具有人文特色的“育人大厦”。搭建人文大类新生和人文艺术学院各年级同学交流、协作的平台,切实提升全院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推进人文艺术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打好基础。



人文艺术学院“师说”文艺漫谈沙龙

课程类别:政治素养

学分学时:2/32 16周

任课教师:谢舒

开课校区:卫津路校区

授课对象:人文艺术学院全体学生

授课时间地点:详见学院发布沙龙活动通知

课程内容:人文艺术学院“师说漫谈沙龙”于2022年10月份正式启动,由人文艺术学院教师、学生作为沙龙发起人,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教师以漫谈形式进行互动式交流,沙龙主讲嘉宾将重点围绕人文艺术、学生成长、校园文化、综合素质等领域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